rm -rf /目录/*
切记,慎用,执行前一定要做好备份工作!
这条命令会递归删除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但会保留文件夹本身。如果要同时删除文件夹本身,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rm -rf /目录/
徐多蔚APP开发,合肥物联网项目开发,合肥网络开发,合肥项目高端定制,企业oa开发,合肥小程序开发,合肥公众号开发,合肥网络安防 – 徐多蔚 xuduowei
联系方式[微信]:徐多蔚15309695130 感恩有您的陪伴,我们用心服务每一位客户 – 徐多蔚 xuduowei
rm -rf /目录/*
切记,慎用,执行前一定要做好备份工作!
这条命令会递归删除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但会保留文件夹本身。如果要同时删除文件夹本身,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rm -rf /目录/
Java JAR包是一种Java程序的打包格式,它可以包含Java类文件、资源文件等。一般来说,Java JAR包是安全的,但在特定情况下ava有一个安全管理器(Security Manager)来限制JAR包对系统资源的访问。默认情况下,Java应用程序是没有安装安全管理器的,也就是说JAR包可以直接访问系统资源,包括文件系统、网络和操作系统级别的资源。但在一些特殊场景下,比如在受控的环境中运行Java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启用安全管理器来对JAR包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以加强安全性。
其次,JAR包可以包含恶意代码。由于Java的开放性和灵活性,JAR包中的代码可以执行许多操作,包括读写文件、网络通信、系统调用等。因此,恶意代码开发者可以将恶意代码隐藏在JAR包中,并利用Java的特性进行攻击。为了确保安全,使用JAR包时安全审查和验像其他软件一样,JAR包也可能存在安全漏洞,例如缓冲区溢出、代码注入等。这些漏洞可能导致攻击者执行恶意代码,或者利用已知的漏洞进行攻击。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开发者应及时更新和修复JAR包,同时使用安全的开发实践来编写自己的代码。
综上所述,Java JAR包可以直接访问系统资源,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通过安全管理器进行限制。同时,JAR包可能存在恶意代码和漏洞,因此在使用JAR包时需要保证来源可靠,并加强安全审查和验证。
getconf LONG_BIT
此配置文件位置在
/www/server/panel/vhost/rewrite/域名.conf
如果站点配置文件有被篡改你可到软件商店安装我们的网站防篡改等插件用来防护。
指定端口是交换机向所连网段转发配置BPDU的端口, 每个网段有且只能有一个指定端口。 一般情况下, 根桥的每个端口总是指定端口。
根端口是非根交换机去往根桥路径最优的端口。 在一个运行STP协议的交换机上最多只有一个根端口, 但根桥上没有根端口。如果一个端口既不是指定端口也不是根端口, 则此端口为预备端口。 预备端口将被阻塞。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交换机通电启动后,还不知道网络中有没有别人,所以认为是根桥,并把这个消息通过BPDU通告出去,每台交换机也会收到其他交换机发来的BPDU,比较一下其中的BID,即可选举出根桥。
根桥选出后,其他交换机都可以叫指定桥。指定桥不再主动发出BPDU,只会转发根桥的BPDU。根桥每间隔Hello Time(默认2秒)时间周期性发出BPDU。
STP中选举根端口时需要考虑以下:端口优先级、端口到达根交换机的Cost、端口槽位编号,如G0/0/1。
STP协议利用BPDU中三个Field――路径开销、网桥ID、端口优先级/端口ID来确定到根桥的最佳路径顺序:
路径开销:所有端口开销的综合为路径开销,路径开销低的端口为转发端口。网桥ID:同一个交换机上有两条链路达到根桥(如平行链路),那么最佳路径就由下面的端口优先级或端口ID决定
端口优先级/端口ID:端口优先级范围0~63,缺省值32,具有低优先级的端口将转发数据。如果端口优先级相同,端口ID则是决定因素,低端口ID将转发数据。
扩展资料
STP 端口状态
Disable – 被关闭的端口,Blocking – 初始状态或是被 STP 阻塞状态,该状态停留 Max Age,始终只能收到 BPDU,如果 Max Age 都没有收到 BPDU,就转到 Listening 状态
Listening – 收发 BPDU,以确信在传输数据帧时网络无环路,停留 Forward Delay
Learning – 收发 BPDU,学习 MAC 地址,但不转发数据帧,停留 Forward Delay
Forwarding – 除非不存在环路,并且确定它是到达根交换机的最佳路径,不然永远不会进入该状态。
这个值还用来探测路径,数据包的TTL值从1开始,一个一个增加,直到到达对方,这样通过标识回应者,就可以知道整个传输路径了,Windows中的命令为tracert,就是使用的这种机制。
ARP设置TTL值 高速缓存是为了加快IP到MAC地址查询的速度。
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也就是服务器允许数据在缓存中存放的时间。该值设置的过小,数据更新的更频繁,数据在网络中的一致性就越高,但是这样增加了服务器的负担,使得名字解析时间变长,TTL越大名字解析时间就越短,但是数据在缓存中存放的时间过长,缓存中的数据可能过时,跟服务器上的数据不一致。
TTL指定数据包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最大网段数量,是IP数据包在网络中可以转发的最大跳数(跃点数),TTL位于IPv4包的第9个字节,是一个8 bit字段。,它告诉网络,数据包在网络中的时间是否太长而应被丢弃
由于每个路由器都至少要把TTL域减一,TTL通常表示包在被丢弃前最多能经过的路由器个数
TTL的最大值是255,推荐值是64,windows中TTL默认值保存在注册表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下的DefaultTTL(DWORD)中,修改设置后重启才生效。(修改可以有效防止被人推测到操作系统)
TTL值默认情况下,Linux系统的TTL值为64或255,Windows NT/2000/XP系统的默认TTL值为128,Win7系统的TTL值是64,Windows 98系统的TTL值为32,UNIX主机的TTL值为255。
TTL(Time-To-Live)的作用是限制数据包在网络中存在的时间,防止数据包不断的在IP互联网络上循环。
作者:楊志栋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db3ac63d1cf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大值是60字节。
占4位,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15个单位(一个单位为4字节)因此IP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60字节 区分服务: 占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在旧标准中叫做服务类型。
但实际上一直未被使用过.1998年这个字段改名为区分服务.只有在使用区分服务(DiffServ)时,这个字段才起作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使用这个字段。
网际协议版本4(英语: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又称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是网际协议开发过程中的第四个修订版本,也是此协议第一个被广泛部署的版本。
IPv4是互联网的核心,也是使用最广泛的网际协议版本,其后继版本为IPv6,直到2011年,IANA IPv4位址完全用尽时,IPv6仍处在部署的初期。
发展历史:
IPv4在IETF于1981年9月发布的 RFC 791 中被描述,此RFC替换了于1980年1月发布的 RFC 760。
IPv4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操作在使用分组交换的链路层(如以太网)上。此协议会尽最大努力交付数据包,意即它不保证任何数据包均能送达目的地,也不保证所有数据包均按照正确的顺序无重复地到达。这些方面是由上层的传输协议(如传输控制协议)处理的。
2019年11月26日,全球所有43亿个IPv4地址已分配完毕,这意味着没有更多的IPv4地址可以分配给ISP和其他大型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
RSTP (Rapid STP),传统的STP协议收敛的时间分为两部分
1. 选角色时间
2. 选角色之后的等待时间(时长为2倍的Forwarding Delay time)
2倍 Forwarding Delay time的由来:
1. 第一个Forwarding Delay Time,在网络拓扑变化时,各个桥需要重新选举Root Port和 Backup Port。如果在各桥没有选出新的Root Port和Backup Port时,将新的Root Port设置为Forwarding,这样就导致整个网络有瞬间的环路。
2. 第二个Forwarding Dealy Time,在网络拓扑变化后,各个桥都选举出了对应的 RootPort和Backup Port,并且进行了MAC地址的调整(flush某些端口上的mac地址),此时如果直接放通新的RootPort,会导致一瞬间的未知名单播泛洪,对整个网络造成冲击。所以需要保持learning状态15s,待MAC收敛后,再Forwarding RootPort。
STP的收敛主要是靠定时器维持,而RSTP不同。RSTP采用Proposal/Agree机制来实现快速的收敛。
Proposal/Agree机制:
原网络topo中,AP处于DISABLE状态,EP为Forward,但仅连接用户,不会造成环路。DP处于FORWARDING状态,RP亦处于FORWARDING状态。
新网络中,由于新的链路UP起来,网络的TOPO发生了变化。刚UP起来,双方STP状态均为BLOCK。假设最上方交换机为 “根桥” ,由于新的RP(此时还没成为RP)距离根桥的路径更短,根桥从DP向下发交换机发送一封BPDU报文, 建议 其将自己设置为 “指定交换机” ,将直连端口设置为RP。下方交换机收到建议后,将直连端口设置为RP,BLOCK自己的DP,并FORWARDING新RP,通过新RP向上方交换机发送一封Agree报文,上方交换机收到后,设置DP为FORWARDING。这样,从拓扑变化的交换机开始,一级一级向叶子节点收敛。
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作用同STP协议中定义,Alternate端口和Backup端口的描述如下:
从配置BPDU报文发送角度来看:
Alternate端口是由于学习到其它网桥发送的配置BPDU报文而阻塞的端口。
Backup端口是由于学习到自己发送的配置BPDU报文而阻塞的端口。
从用户流量角度来看:
Alternate端口作为根端口的备份端口,提供了从指定桥到根的另一条可切换路径。
Backup端口作为指定端口的备份,提供了另外一条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备份通路。
RSTP端口状态
Forwarding
在这种状态下,端口既转发用户流量又接收/发送BPDU报文。
Learning
这是一种过渡状态。在Learning下,交换设备会根据收到的用户流量,构建MAC地址表,但不转发用户流量,所以叫做学习状态。
Learning状态的端口接收/发送BPDU报文,不转发用户流量。
Discarding
Discarding状态的端口只接收BPDU报文。